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D.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 2.

              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 3.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
              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
              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
              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
            • 4. 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 5. 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中西文化交融
              D.反对专制统治[来
            • 6.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标志着预备立宪的开始
              B.“明定国是”诏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正式形成
              C.《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D.《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
            • 7.

              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期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首次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具有“去塞求通”的功能,有了报纸,“待以岁月,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十年以后而报馆之规模亦可以渐备矣”。由此可见,梁启超

              A.希望将报馆作为维新变法的机构
              B.专注于办报而忽视了维新变法
              C.将言论自由作为变法的终极目的
              D.重视舆论宣传对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 8.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关于这部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B.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C.主要介绍了海外人对中国的看法
              D.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