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观察如图,体会寓意.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苏争霸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东欧剧变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托克维尔(1805~1859年)是一位惊人的预言家,他在100多年前就预言说,现在世界上有两个大国,它们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却似乎朝着同一目的前进,我指的是俄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在不被人们注意的时候成长起来……二者似乎都在天意的安排下各自支配着半个地球的命运。

              材料二 冷战在欧洲和东亚展开的过程就是以政治军事对抗为基础的美苏关系形成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也是双方逐渐在战略上达成均衡的过程。因为在对抗中维持稳定和均衡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因为它们都认识到打破均衡意味着双方都不能承受的战争,是核条件下的“互相确保摧毁”……它们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变动过程,冷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换言之,如果苏联在政策调整中坚持霸权立场,不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那么,东西方冷战持续更长的时间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预言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中“均衡”状态的成因及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的“特殊的形式”及原因。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
                  1962年10月14 日,美国 U‐2 间谍飞机第一次拍摄到了苏联在古巴建设中的中程导弹基地,接着美国情报部门又搞清了苏联运往古巴的中程导弹及其它武器等具体情况。 10 月 22 日晚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为了实施对古巴的封锁,还集结了战后以来最庞大的舰队,战略空军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苏联国防部长下达命令:苏联战略导弹部队、防空部队、潜艇成员提高全军的战备状态和警惕性。这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对峙,双方在加勒比海地区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 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 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 另外,还有其他秘密通 道。 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 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 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古巴导弹危机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赫鲁晓夫撤走导弹,美国人就此罢休。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巴导弹危机”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巴导弹危机”最终未能引发战争的原因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4.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号,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B.1961年柏林危机
              C.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D.1964年越南战争
            • 5.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就美国方面来讲,其主要原因是 
              A.要放弃敌视中国的决策         
              B.要改善中美关系
              C.尼克松总统的个人愿望        
              D.全球战略调整的需要
            • 6. 1962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士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是苏联处于美苏核力量对比中不利地位下的一次争锋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 7. 德国,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的国度,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近两百年来的历史证明,统一和强大是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近代德国的强盛,发端于德意志的统一。请答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者、主导国和统一的方式。
              (2)德意志统一之后,通过制定宪法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这部宪法确立了何种政体?体现出何种特点?
              (3)20世纪中后期,德国经历了由“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该过程与同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相始终,这种国际关系格局对世界形势有何影响?
            • 8. 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这一危机指(  )
              A.修筑“柏林墙”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