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观察如图,体会寓意.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苏争霸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东欧剧变
            • 2. “如果说美国单枪匹马就能决定共产主义的命运,并能很快让苏联政权垮台,未免夸大其词.但是,美国的确能够对苏联的政策施加极大的压力,迫使克里姆林宫的行为比近年来的所作所为更加温和与克制,从而最终导致苏联政权逐渐软化,或者垮台.”根据材料中提出的观点,美国政府应该(  )
              A.与苏联结成同盟
              B.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
              C.与苏联搞“缓和”
              D.对苏联实行绥靖政策
            • 3.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B.经济基础薄弱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 4.

              以下是新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能反映出三次建交高潮,关于各次高潮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
              D.一边倒外交、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建交公报》签订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托克维尔(1805~1859年)是一位惊人的预言家,他在100多年前就预言说,现在世界上有两个大国,它们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却似乎朝着同一目的前进,我指的是俄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在不被人们注意的时候成长起来……二者似乎都在天意的安排下各自支配着半个地球的命运。

              材料二 冷战在欧洲和东亚展开的过程就是以政治军事对抗为基础的美苏关系形成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也是双方逐渐在战略上达成均衡的过程。因为在对抗中维持稳定和均衡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因为它们都认识到打破均衡意味着双方都不能承受的战争,是核条件下的“互相确保摧毁”……它们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变动过程,冷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换言之,如果苏联在政策调整中坚持霸权立场,不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那么,东西方冷战持续更长的时间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预言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中“均衡”状态的成因及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的“特殊的形式”及原因。

            • 6.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7. 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 8. 国际政治格局的每一次变化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两极格局结束和一超多强这种暂时的局成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欧盟的成立
              C.苏联的解体
              D.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 9.

              下图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美国报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C.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开始兴起
              D.美苏两国矛盾逐渐趋于缓和
            • 10.

              下图是1991年莫斯科街道上被拆除的一个前苏联镰刀和锤子。对此,2016年12月26日俄罗斯学者指出.共产党点燃了世界革命,并在苏联确立了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在抵达目标前,意识形态淡去,物质资料短缺,这让民众开始更多地衡量生活质量。这说明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苏联共产党

              A.未能处理好国际国内关系
              B.缺乏长远目标的设计能力
              C.背离了目标和忽视了民生
              D.忽视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