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毛泽东曾指出:“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但还要懂得去运用在此基础上的广泛的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样动员起来的力量就会更多了。”这里的“统一战线”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大表大会制度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②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3.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以下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两大原则
              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D.21世纪初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 5. 如表是某次会议选举产生的主要国家领导人,该会议是(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民革) 张澜(民盟) 高岗
              秘书长 林伯渠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钧儒(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D.中共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 6.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7. “这一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
              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 9.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10.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