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2.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政策名称
              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漦古自治区
              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1997年7月设立特別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3. 如图是1984年创作的漫画《做实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国家统一
              B.推进改革开放
              C.调整外交政策
              D.筹建经济特区
            • 4.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 5. 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就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而1997年香港却胜利的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对香港统治的力不从心
            • 6. 以下为我国设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  )

              ①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②是地方行政区域  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
              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光明日报》
              材料二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 “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2)据材料二,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
            • 8.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
              “哭声达于四野”。
              (1)“割台湾”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
              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 9.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摘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一百多年前,日本通过哪一战争及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请概括指出方针的基本内容并列举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 10.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离我们最近的事件是


              豪情满怀迎跃进

              土地改革完成

              欢庆香港回归

              开国大典

              A

              B

              C

              D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