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  )
              A.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
              B.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
              C.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寻找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
            • 2.

              《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
            • 3.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 4.

              2015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台出售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对此,中方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决定采取必要措施,中方认为美方严重违背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分权与制衡原则
            • 5.

              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 6.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 7.

              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该事件可能发生于中国的

              A.1953年——1857年
              B.1895年——1898年
              C.1924年——1927年
              D.1966年——1976年
            • 8.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 重返联合国 多哈会议
            • 9.

              据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记载,在连续两年出现粮食减产、国内粮食短缺的情况下,1960年中国政府仍援助非洲几内亚1万吨大米。这种对外援助

              A.着眼于国家建设的经济利益
              B.以道义和政治为主要考虑因素
              C.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
              D.符合国力与经济发展规律
            • 10.

              被誉为新中国“外交之父”、“外交之魂”的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