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2. 我国为加强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1950年某文件第一条材料二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三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摘录文件的名称。据所学知识,概括该文件签订时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一、三,指出中日关系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因素。
            • 3. 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1)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 

              图(a) 乔的笑   图(b) 跨洋的握手

              (2)图(a)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3)图(b)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赫鲁晓夫)说:“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同时强调:“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

              大意义。”                                            ——《中学历史教参》

              材料二:“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的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20年间,中英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意识?



              (2) 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尼克松僵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真实涵义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是什么。据此美国在亚洲还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