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 2.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3.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5 4 1 1 5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 4.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你年天坛宪法;1923年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他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 5.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6. “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文件内容应出自(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基础奠定
            • 8.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纲》中对新中国的税收做了一些调查,根据1952年以来官方提供的有关税收的数字,可以注意到如下一些递增级数:(  )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税收 100 114 128 128 145 154 206 249
              以下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9. 1953——1956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开展土地改革    
              D、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 10.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