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2.

              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3.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认为,考察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8-1965年,不稳定发展时期;1966-1978年,停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稳定快速发展时期。与“起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有:(  )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③大炼钢铁运动;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材料    台湾局势由于朝鲜战争以及中国入朝参战而极度复杂化,并形成了海峡两岸之间分治对抗的局面将长期延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中苏同盟关系得到加强的同时,新中国对于苏联在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依赖(至少从短时段来看)大大加强了。新中国作为一个“革命国家”,愈加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包括联合国之外).中美之间的全面对抗进一步升级,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新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在中国各种资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务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并使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成为唯一有可能实行的模式。
              --摘编自陈兼《六十年后再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现“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巾,将国防和军备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的措施并加以评价。
            • 5. 新中国初期(1949-1956 年),百废待兴,国家贫困、技术落后,全国仅有两个化肥厂,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缺乏驱动水泵的电力或小型发动机,这些现状意味着只有期望农业和农民来实现工业现代化了。这说明(  )
              A.“一五”计划后农业生产力提高不明显
              B.“以钢为纲”不合时宜
              C.农业支持工业有其必然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 6.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②“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③“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④“互助组共同致富,高级社更进一步”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1950一2000年我国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百分比  11.2  19.7  17.4  19.4  26.2 35.7
              表1反映了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指出其中一种变化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 8.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发动了辛亥革命。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所作的贡献。(2分)

              (2)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3分)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肩负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基本完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经过此后一段时间的社会改造,中国社会制度完成了怎样的转变?(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哪两大重要成果?展望未来,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期待?(3分)

            • 9.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纲》中对新中国的税收做了一些调查,根据1952年以来官方提供的有关税收的数字,可以注意到如下一些递增级数:(  )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税收 100 114 128 128 145 154 206 249
              以下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
              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