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8年5月,党中央通过《对湖南工作决议案》仍然重复3月10日关于举行湘鄂赣粤四省大规模暴动的指示精神,强调衡阳和郴州是“打通湘粤大道”、“连接广东”举行湖南暴动的中心。这主要说明(  )
              A.中国革命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中央存在“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C.土地革命的开展中共得到农民支持
              D.中国革命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 2. “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 3.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抓革命,促生产”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4. 17、下列烟标或火花反映了建国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其中反映出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5. 2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7. 自1949年至2008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但其中1961年和1967 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下降的共同因素是(  )
              A.“左”倾错误的影响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自然灾害的影响
            • 8.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 9. “文革”开始后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 10. 造成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C.中央在1959年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
              D.中共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