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永泰县志》记载,1958年,福州市永泰县用所谓“大跃进”的精神,“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农村出现了大砍森林烧木炭,披星戴月炼钢铁,打锅砸铁作贡献,并户并村办食堂,放开肚皮吃饱饭。并取消自留地,否定集市贸易的等价交换,实行供给制和半供给制。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冒进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三五”(1966-1970):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
              “四五”(1971-1975):严重失控 调整战略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1991-1995):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五年计划,概括其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评析。
            • 3.

              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城乡比(以农村为1)

              1957

              3.48:1

              1979

              2.50:1

              1984

              1.71:1

              1990

              2.02:1

              1994

              2.60:1

              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
              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
            • 4.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由此可知,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实施“一五计划”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文化大革命”
            • 5. “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 6.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抓革命,促生产”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7. 17、下列烟标或火花反映了建国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其中反映出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8.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9. “文革”开始后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 10. 造成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C.中央在1959年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
              D.中共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