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2.

              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3.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A.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 4.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 5. 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三五”(1966-1970):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
              “四五”(1971-1975):严重失控 调整战略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1991-1995):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五年计划,概括其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评析。
            • 7.

              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城乡比(以农村为1)

              1957

              3.48:1

              1979

              2.50:1

              1984

              1.71:1

              1990

              2.02:1

              1994

              2.60:1

              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
              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
            • 8. 认真阅读下幅《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它反映了当时(  )
              A.多快好省超英赶美
              B.急躁冒进与克难纠“左”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9. 如图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宣传画反映了(  )
              A.农村粮食大丰收
              B.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思想严重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由此可知,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实施“一五计划”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文化大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