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报刊作为大众传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历史记忆。发表下图声明书的政府应该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陕甘宁边区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
              D.北洋军阀政府
            • 2.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 )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 3.

              《申报》创办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开办之初,即反复申明其与《京报》的区别:“新报是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此后朝廷要员也曾在奏折中引用过《申报》文章。这说明《申报》

              A.是服务于外商意愿的经济类报纸
              B.具有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
              C.是民办报纸,缺乏舆论监督作用
              D.符合民众需求并且宣传民主思想
            • 4. 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股票、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 5.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C.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 6.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
              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
              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
              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
            • 7.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C.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 8. 下表是《中国教会新报》于1868—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


              从表格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传教士对宗教传播的热情减退
              B.中国读者普遍抵制基督教会的传媒
              C.教会主要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D.报刊适应社会需求才有发展前景
            • 9. 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A.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
              C.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
            • 10.

              1909年,有竹枝词这样写道:“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皆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