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联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实施“民族自决” ④推行“委任统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 2.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这里的“修正主义”是指
              A.拒绝加入国际联盟B.反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拒绝签订《凡尔赛和约》D.要求修改凡尔赛体系
            •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历史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矛盾的隐患
              C.资本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D.德日两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 4.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年至1940年期间,共有十二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A.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B.这些国家与法西斯关系密切
              C.美国退出了国联D.法西斯的欺骗宣传
            • 5.
              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个事实表明
              ①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方转移
              ③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 6.
              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立誓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国际组织
              B.它要求会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C.它有权拟定裁军计划,由各会员国政府实施
              D.它是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 7.
              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军备的限制开始被打破是在
              A.1933年B.1935年C.1939年D.1942年
            • 8.
              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下列事件未体现该政策的是
              A.慕尼黑阴谋B.“九一八”事变
              C.西班牙内战D.不列颠之战
            • 9.
              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B.德国人憎恨俄国
              C.俄国害怕德国挑衅 D.俄国人憎恨德国
            •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尽管调停人通常将民族自决的原则运用于欧洲,但他们绝对不在欧洲以外地区这样做。”这里,作者批评的是《凡尔赛和约》中:
              A.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C.规定英、日、法等国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全部殖民地
              D.对战争赔款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