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非暴力 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 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 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 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 1 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 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 2 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你是如何认识这一文献的积极作用的?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5年,国联行政院作出了关于成立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以筹备召开世界裁军大会的决定。经过长达7年的筹备后,世界裁军大会于1932年2月开幕。当时,国际局势已日趋紧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大会意见纷纭。1932年7月通过了一项没有实际裁军内容的决议后,第一阶段会议宣告结束。1933年2月裁军大会重开。当时,希特勒已经取得德国政权,态度强硬,要求拥有凡尔赛和约所禁止的武器,遭到英法拒绝。10月,德国宣布退出裁军大会和国联,放手大肆扩军。1934年5月29日至6月11日,裁军大会举行一次短期会议,在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的情况下宣告结束。丘吉尔说,这次裁军会议是一出“假充正经而又旷日持久的闹剧”。
              --摘编自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裁军大会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裁军大会是“假充正经而又旷目持久的闹剧”的理由,并加以简要评价。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
              第10点: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断对凡尔赛体系发起挑战。日本于1934年12月宣布废除华盛顿海军协定,新一轮海军竞赛初露端倪。1935年上半年,随着罗马协定、伦敦声明、斯特莱沙阵线、法苏互助条约的缔结和达成,法国的结盟政采取得了显著成绩,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得到相当的增强。自感力不从心的英国统治者苦于如何保住自己的海军优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利益,主张在对德让步的前提下,通过谈判的方式与德国达成和解,对希特勒希望两国就海军力量进行谈判的提议倍感庆幸。英国政府经过反复磋商,决定接受德国代表提出的德国海军占英联邦各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 5%的比例;德国潜水艇的总吨位可以相当于英联邦各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45%,必要时可以达到100%.英国当时的掌权者担心如果错过机会,就“可能得不到比这更好的协定了”。德国海军司令指出:“这项海军协定对德国来说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
              一一摘编自梁占军《19 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缔结与英法关系》,沈志华编《贺齐世荣先生八十华诞学术文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国同德国缔结海军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项允诺”是如何“立即付诸实现”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
            • 6. 重要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华盛顿会议实际是美国在将近10月底建议召开的……我很高兴收到了中国外交总长颜惠庆的私人电报,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博士签署的,他是外长和我的挚友。电文说颜博士想委派我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全权代表,问我是否愿意担任。第二全权代表的职务由施肇基先生担任,因为他是当时驻华盛顿公使。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若需要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拟议的会议,我将乐于从命。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耽心,我指出施肇基博士不但是驻华盛顿公使,他从事外交事业的资历也比我老。结果外交部正式来电邀请我做中国代表团成员。总统的命令系在会议召开后公布,任命施肇基博士为首席代表,我名列第二,王宠惠博士位居第三。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虽然我对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以及在北京的讨论几乎一无所知,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
              --《顾维钧回忆录》
              (1)据材料,指出顾维钧乐意代表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华盛顿会议中的“限制军备”问题,由美、英、日、法、意五个大国的代表组成全体委员会进行讨论。经过争论。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仅仅就海军中的主力舰一项,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的比侧为5:5:3:1.75:1.75.1926 年8月,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致函北京政府外交部说,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为“改革苛约”提供了“根据”,北京政府应于旧约期满时“声明作废”,“改订新约时”应根据“华府会议精神”“坚持平等原则”以“郑重国权”,“以刷新外交”。……通过《四国协定》和《九国公约》约定各国不在中国实行武力扩张,以武力威胁中国承认特权,美国取得在中国的优越地位,部分地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垄断,恢复了各强国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由于美国的牵制加上中国人民反日爱国运动和日本国内民主运动的高涨,日本不敢疯狂地推行其大陆政策。
              --摘编自曹学恩《民国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 8.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显然是很重要的。中国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中国非常盼望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国际上确保中国的安全,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 -------《顾维钧回忆录》材料二 美国首席代表休斯对代表团成员交底的说法是他“总是赞同这样-种理论,即本国决不会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侵略而走向战争,因此最多只能做到使日本住手。”
              ------《太平洋历史详论》材料三 日本人坚持中日联合经营胶济铁路要求,目的是通过控制铁路,变相控制整个山东,在遭到中国代表团强烈反对后,日本人又抛出一项建议,要求中国向日本银行家筹借一笔长期贷款来赎买铁路,……用意还是要长期控制这条铁路。……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收回山东主权。 -----山东省情网《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会部分收回山东主权?
            • 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象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引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 10.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请从战败国处置角度分析为什么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