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萨拉热窝事件后,尽管塞尔维亚满足了奥匈帝国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但奥匈帝国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这说明
              A.奥匈帝国难解心头之恨B.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无法调和
              C.奥匈帝国以强凌弱、欺人太甚D.德奥集团发动世界大战的要求十分迫切
            • 2.
              下列战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凡尔登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 ③日德兰海战 ④马恩河战役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 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
              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
              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
              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
            • 4.
              一战中,对1916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B.双方的制海权发生重大变化
              C.协约国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 5.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标志是
              A.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B.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C.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D.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
            • 6.
              有一图片反映了“清华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的场景,这一史实最早可能在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时期出现( )
              A.19世纪末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 7.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要
              A.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B.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争夺世界霸权
              C.与英国进行公平地商业竞争D.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 8.
              一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阿拉曼战役
            • 9.
              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
              ① 基尔港水兵起义    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③爆发“十一月革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 10.
              大国的崛起往往影响大国之间的关系甚至促成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19世纪晚期德国的迅速崛起,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B改变了法俄抗衡的欧洲大陆格局
              C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D欧洲中心地位完全确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