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2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2

              346

              355

              851

              340

               

              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意大利的倒戈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 2.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    )
              A.扭转海上劣势
              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
              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
              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 3.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同年,一位非洲的国王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最终他领导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迫使侵略者在和约上签字。这里的“敌人”是指                 (   )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德国
            • 4.
              民国五年二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力(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赛二国之睚眦,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   (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 5.
              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 6.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
            • 7.
              “战争开始时,塞尔维亚由于经济落后,没有军事工业……但是与奥匈帝国作战得到国内广泛支持,周围斯拉夫民族的许多人也组成志愿兵,加入到塞尔维亚军队的行列。”材料中突出体现的思想是
              A.极端民族主义B.爱国主义C.军国主义D.孤立主义
            • 8.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 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 年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     ]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 9.

              德国帝制被推翻是因为

              A.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B.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
              C.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D.柏林工人起义
            • 10.

              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

               

              1914年8月1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 
              C.协约国实力增强                  
              D.美国的参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