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各大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
              单位:10亿美元(1994年币值)
              1940 1941 1943
              英国
              苏联
              美国
              3.5
              (5.0)
              (1.5)
              6.5
              8.5
              4.5
              11.1
              13.9
              37.5
              同盟国总计 3.5 19.5 62.5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6.0
              (1.0)
              0.75
              6.0
              2.0
              1.0
              13.8
              4.5
              -
              轴心国总计 6.75 9.0 18.3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归纳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产量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量增长的原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项允诺”是如何“立即付诸实现”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决定加强对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的援助。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到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买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的特点及其影响。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初的波兰局势图(如图)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
            • 5. 【20世纪战与和平】
              材 /空格二次世界大战的爆使国日受粹德国侵略扩的威胁。德国侵欧后,罗斯福政府决定加强对处困、政拮的国的援助。1940年1217日罗斯总统发表讲话,提美国以借出军,并生动的比喻以说明:假设居失火只能把园的借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说“美必须成为主国的工厂。”1941年3月11日,参、众通过的租借法》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权总统可以出售、换、转租借的形式被认为其美国安全具重大意义的国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军需品。该法案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国由立主义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十反法西提供50多美元的物资。到日本投降前夕止,国受援最多,270亿元。美国苏联的援助了国内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施到19452止,美实际运抵苏联物值为102亿美元,上其他费用,计109亿元。941年月6日,罗斯正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945年93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845美元。
              材料概括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原。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败降后,依照希特勒的意图,下一个征服目标应是苏联了。但他在回头向东进攻之前,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当时英伦三岛在其首相丘吉尔的顽强领导下,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而希特勒在1939年秋决定向西欧发动攻势时,却并未想到入侵英国的问题,他天真地相信法国一旦被击败后,英国就会接受和谈。于是他从1940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频频向英国人摇晃橄榄枝,还通过瑞典和梵蒂冈教廷向伦敦做出和平试探。但他听到的回答始终是一个坚决的“不”字。于是,对英作战计划开始形成,这个计划被定名为“海狮作战”计划。1940年7月,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希望实施“海狮”登陆作战计划,然时机不够成熟,在实战不利后,德军又实施“鹰日”计划,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屈服。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鹰击不列颠》
              (1)根据材料,归纳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结局和影响。
            • 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蒋介石和他夫人宋美玲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
              材料二  1941年12月9日,继美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后,中国政府也发表公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又发表公告对德国、意大利宣战。公告说:日本军阀以征服亚洲,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 森
              (2)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什么重要历史事件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公告中强调的什么?为什么?
              材料三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这句话的理解。
            • 8. 材料  从许多方面看来,英美的密切和有效的合作是这次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最为显著的成就。这在1936 年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使这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未来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到了1941年,这成了一个日益真实的情况,而到了1942 年,则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了。英美两国间文化和制度的基本相同为英美战时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有力地推动这两国结合在一起,而且通过建立起真正共同的利害关系,还提供了一个文化方面的近似能够产生效果的背景。……1917 年以及1941 年,英国和它的盟国可能无法阻止一个胜利的德国主宰欧洲(也许从主宰欧洲走向主宰全世界)的这一前景,导致美国加入英国一边共同作战。冠冕堂皇的原则无疑起了一些作用,使美国人两次都相信介入欧洲战争是必要的,但是担心出现一个新兴的、残忍的统治世界的德国主子,肯定是一个更为有力的动机,特别是在1941 年。紧接着珍珠港事件后的几星期内,孤立主义的发言人都渴望忘却和原谅过去的事情,从 1940 年初夏以来,当英国一连几个月显得真有被打败的可能时,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了。在军事方面,1941年1 月29 日至3 月27 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正式的参谋会议。从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一般简称ABC-1 的联合战略计划,“如果美国被迫作战”,这个计划就将付诸实施。
              --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走向联合的影响。
            • 9.

              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坏了中国的利益?

              (3)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何不同?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合作的例子?

              (4)我们要时刻警惕法西斯主义或军国主义的复活,对其侵略行径决不能姑息,请举出一个二战期间美国因为纵容军国主义侵略而“自食其果”的例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