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元朝建立中书省
              D.美国实行联邦制
            • 2. 秦始皇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这表明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3. 33、(19分)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的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

              A、知人善任,开明开放。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

              (1)(2)(3)请在下面表格中的人物后面写出与他们相符的选项代号(3分)。并说明相应的理由。(12分)

              古代政治家

              评价序号

              选择该序号的理由

              秦始皇

              (1)

              唐太宗

              (2)

              康熙帝

              (3)

              (4)根据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史发展的主要趋势。(4分)

            • 4.

               古埃及和古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世界文化遗产众多,成就了各自灿烂而独特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跨国直播胡夫金字塔考古行动。在演播厅中,两位特约嘉宾对现场的探险进行评说,并且对这一地上最伟大的建筑和我国地下最壮观的宫殿进行对比。

              材料二:

               有一件事,我们无法忘记,即秦始皇是历史上“万里长城”的首创者。这是赢政统一中国之后命蒙恬率兵三十万,收河南,伐匈奴,在团结对外的条件下,全面筑城。此举更表示他的极权政治有实际的需要。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简述材料一中“金字塔”的含义及得名的原因。“我国地下最壮观的宫殿”指的是哪项世界文化遗产?并概述“地上最伟大的建筑和我国地下最壮观的宫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共同依据。





              (2)材料二提及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些事迹?作者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极权政治的?你赞同秦始皇实行“极权政治”吗?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 5.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    )
              A.书同文
              B.度同制
              C.车同轨
              D.行同伦
            • 6.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始皇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 7. 2013年12月中国梦•学术动态网:《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一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以下观点片断,分析回答问题。
              片断一 谈到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
              (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的?
              片断二 谈到唐太宗: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
              片断三 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4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4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
              (3)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
            • 8. 《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赢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 9. 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C.实行分封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 10.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

              A.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
              D.实行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