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法律条文。甲同学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整理如下:

              《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乙同学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看到了下列条文: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1)根据甲同学搜集的信息,概括《秦律》的特点。

              (2)从乙同学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中,你认为哪些规定值得肯定?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制定《秦律》和《民法大全》的共同目的。

            • 2.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大发展
              B.国家实现了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了法治
            • 4.

              《嬴政的道》一文中载:“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5.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儒、法两大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据此回答:
              (1)战国时期儒、法两大学派代表人物各有哪些?
              (2)秦始皇统一中国过程中哪一学派受到重用?为什么?
              (3)西汉时期儒家学派能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6.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四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雏,详细商榷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 7.

              以下措施,不属于秦朝加强和巩固北部边防的是(   )

              A.北击匈奴
              B.修筑长城
              C.修筑“直道”
              D.开凿灵渠
            • 8.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五帝”,这只要是指他(  )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修建万里长城
              D.继承了秦国王位
            • 9.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学者的研究论著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 10.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