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摘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四、五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们国家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摘编自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  杨士琦传谕说,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袁公(袁世凯)有维持共和国体的责任。接着便强调说:“本大总统所见,改革国体,经纬万端,极应审慎,如急遽轻举,恐多窒碍,本大总统有保持大局之责,认为不合事宜。”可是最后还是拖个尾巴。说“国民请愿要更改国体,也为的是‘巩固国基,振兴国势’,如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办法。”
              --唐德刚《袁世凯史传再发掘》(1)据材料二说明袁世凯的真意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2)从历史传统,民众素质和个人的角度分析华盛顿自愿放弃做君主的机会,而袁世凯迷恋君主制的原因。结合华盛顿和袁世凯两人最后的结果谈谈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影响。
            • 3. 克伦威尔和华盛顿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都为本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上的左翼激进派……对护国公制的攻击,反而巩固了克伦威尔的地位,因为英国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维持秩序和保护财产的政府……以前,克伦威尔是一个旧体系的破坏者,现在却以社会拯救者的面貌出现。从革命开始以来,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反复斗争,才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度;而从共和制度过渡到护国公制,却是和平的、未经过流血的武装斗争。
              --《费尔斯和他的<克伦威尔传>》材料二 清朝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碑上的赞词:“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尚见其画像,气貌雄颜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既是旧体系的破坏者,又是新兴政权与资产阶级的拯救者。试分析反对势力的攻击反而能够巩固克伦威尔的地位的原因。
              (2)结合华盛顿一生的主要活动,写出材料中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不僭位号”、“公器付之公论”,“不传子孙”。以使“天下为公”的含义。
            • 4.

              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国内政策的一切主要原则都包括在他小小的对开本的法令手册中,其中有极少数是关于延长已到期的法案,其他的是根据个人或地方的请求而制定的。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巩固革命成果。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材料三 华盛顿是美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采取的举措有何相同之处。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做法?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试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 5.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1653年……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 12月 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1)请说明英国护国公制度时期的政权性质?(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克伦威尔时期的护国公制统治?(2分)

              材料二:华盛顿生平(部分)

              ①1774年,42岁,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1775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同年参加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正式通过《独立宣言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④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并接受英军投降,北美战场战争结束。

              ⑤1783年, 5l岁,在《巴黎和约》通过后解甲归田。

              ⑥1787年,主持费城制宪会议,在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后,再次踏上归程。

              ⑦1789年,57岁,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⑧1793年,再次当选为总统。

              ⑨l796年,64岁,发表“告别辞”,后回到维农山庄,安享晚年。

              (2)依据材料二中华盛顿的生平事迹,你觉得华盛顿具有怎样的人格品质?(2分) 你认为华盛顿一生所做的哪一件事对美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部分条文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的重大意义。(2分)

              (4)综上,指出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性?(1分)

            • 6. 17、在华盛顿的首届任期内,他创立了:
              A.君主立宪制
              B.护国主制度
              C.三权分立制度
              D.总统否决权制度
            • 7.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②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③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④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A.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B.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C.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D.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 9.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德。华盛顿在推动美国发展过程中,践行这种美德的行为有 
              ①独立战争胜利后辞去大陆军总司令 ②拒绝担任制宪会议主席 ③激流勇退,不当终身总统 ④推行孤立主义政策,放弃欧洲既得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 10. “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
              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
              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