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状元籍贯表
              地区
              唐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北方小计
              40
              6
              28
               
              6
              14
              5
              11
              10
              河南
              15
              16
               
               
               
              1
              2
              2
              1
              河北
              11
              1
               
               
              4
              5
              2
              3
              3
              山东
              3
              3
              9
               
              1
              4
              1
              4
              5
              山西
              4
              1
              2
               
               
              3
               
               
               
              陕西
              4
              1
              1
               
               
               
               
              2
              1
              甘肃
              3
               
               
               
               
               
               
               
               
              黑龙江
               
               
               
               
               
              1
               
               
               
              辽宁
               
               
               
               
              1
               
               
               
               
              南方小计
              17
              10
              23
              38
               
               
              2
              78
              68
              江苏
              7
              1
              4
              4
               
               
               
              17
              27
              浙江
               
               
              2
              11
               
               
              1
              20
              20
              福建
               
              2
              7
              11
               
               
               
              10
              3
              江西
              2
              1
              3
              3
               
               
               
              18
              2
              安徽
              1
              2
              2
              2
               
               
              1
              6
              7
              四川
              4
              1
              5
              1
               
               
               
              1
              1
              广东
               
              1
               
              1
               
               
               
              3
              1
              广西
              2
              1
               
               
               
               
               
               
              2
              湖南
              1
              1
               
              1
               
               
               
              1
               
              湖北
               
               
               
              4
               
               
               
              2
              3
              贵州
               
               
               
               
               
               
               
               
              2
                  ——本表资料主要来源于两《唐书》、新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中国古代状元籍贯分布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12分)
            • 2. 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古代中国某选官制度初创的本意是“盖以论人才高低,非谓世族高卑”,结果却造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的局面。该制度盛行于(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 4.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
              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 5. 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6.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科举制使中国的官吏制度一直优于英国            
              B.科举制推动了现代英国官吏制度的变革
              C.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对中国已经全面了解   
              D.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
            •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
            • 8.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借鉴、汲取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经验教训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大有裨益。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
              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试权和监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制政治。——《孙中山全集》第1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孙中山为创立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作了哪些努力?(6分)
              (4)综观以上材料,归纳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 9. 在古代,没有用“专制”或“专制XX”定义中国政制。用“专制”定义中国源于孟德斯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规范认识”,直至今天。这一“规范认识”源于
              A.“西方中心论”
              B.“西学中源说” 
              C.“中体西用说”
              D.“全球史观念”
            • 10.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这里所说的“以贵役贱”的现象得以解决是源于(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军功授爵制
              D.推举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