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o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 2.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
            • 3.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 4.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历史上曾征收“泰半之赋”,其含意是
              [     ]

              A.秦始皇时代农民收成上缴国家三分之二
              B.汉武帝时代农民收成上缴国家三分之一
              C.光武帝时代农民收成上缴国家五分之二
              D.秦汉时代国泰平安、轻徭薄赋
            • 7. “安民”“富民”是古代政治家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巩固统治秩序的核心问题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安民”“富民”的政策、法令说法正确的是
              [     ]

              A.商鞅废除井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B.西汉首创户籍制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
              C.隋唐纳银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D.清朝前期推行“摊丁入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8. 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现象。以下是几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最能反映出中国古代


              [     ]


              A.土地集中程度后期比前期更高
              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前期比后期更强
              C.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后期比前期更为紧张
              D.农民战争的目标前后期有实质性的变化
            • 9.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一材料反映了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④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下面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这四项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50年发生的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