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19世纪中期大运河开始衰落,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趣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使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淮阴、嘉定等逐渐衰落。
              --据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法国加紧在埃及扩张势力,与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二条约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通航后出租99年,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的l5%.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等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它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趣隶,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美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摘编自赵军秀《评英法改造苏伊士运河的矛盾》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学者列举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中的参考条目(部分)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出现,掌握初步施肥技术
              连种制、复种制出现
              秦汉时期    牛耕技术普及全国,已使用铁铧、犁壁
                      东汉出现一牛耕
              ……
              隋唐五代    江东犁、筒车发明,圩田
              掌握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南方稻麦轮作复种制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参考条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3.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duì,同堆),辟(避)沫水(指岷江)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此后,晋人常琚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位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可可《都江堰--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灿明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举两例说明都江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防止岷江洪水灾害,灌溉成都平原田地,促进成都平原交通发展。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岁到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
              --节选自百度网
              材料三 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 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本质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项措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中央重视水利改革发展的原因。此项文件的发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 5.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1)依据材料一,分析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8~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材料三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5如,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数达到1248人,失踪496人,受伤住院治疗66人。10日上午,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当舟曲灾情发生后,我们可以向哪一国际金融机构求援并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