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表:
              朝代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80000000两白银
              明代5000000两白银
              清代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白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白由度增加
              B.白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
              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白然经济
            • 4. 汉代征收人头税.汉武帝时成年男子缴纳120钱,作为军赋,归大司农;儿童税从七岁开始征收,每年23钱,“以食天子”,属于少府.这反映出汉代赋税制度(  )
              A.完全依赖人头税的征收
              B.主要服务于皇室相关费用
              C.建立在商品货币经济基础上
              D.有助于商品经济活动
            • 5. 材料  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现象。逮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故文帝下令“大索貌阅”,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如堂兄弟)以下,兼令析籍贯,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同时又接受高颎的建议,以“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复无定簿,难以推校”为由,推行“输籍定样”,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入册籍。至炀帝初年,裴蕴再行“貌阅”,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纠,若纠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服役。”据统计,文帝和炀帝时期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 万余。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隋代括户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括户制度改革的作用。
            • 6.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时间农业税非农业税
              997年2408.11567.7
              1021年2641.23874.0
              1077年2021.35117.2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 7. 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王朝周期更迭
              B.商品经济诱导
              C.赋税负担沉重
              D.豪强势力膨胀
            • 8. 材料一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扬炎制定了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於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而均收之。道黜陟使按诸道丁产等级,免鳏寡惸独不济者,敢加敛以枉法论。”--《文献通考》卷,田赋考三
                  材料二  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明神宗实录》卷220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税制实施背景的主要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税制的主要特点。
            • 9. 粮食安全问题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课题。
              中国古代就有重农的传统,统治者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出了各种措施。请完成下表。
              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历史事例
              减轻负担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
              政府鼓励
              土地政策
              保障农时
            • 10. 下表是全汉昇、包伟民统计的《北宋赋税结构表》(单位:万贯。征榷,是指国家专卖收入).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8.4868.828:72
              A.农业税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北宋政府降低农民赋税
              B.非农业税比例上升,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商业的发展
              C.征榷收入增长,表明北宋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度
              D.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