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了繁荣时期
              C.西汉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
              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 3.

              (30分)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在这山水之间,一座神奇巨大的水堰古已有之,涌向成都平原的岷江水因它而变得温顺起来。2000多年前出现的这个水堰,造就了成都平原的过去和今天,至今仍是世界水利之上的奇迹。

              ……孟德芝,每天都要早早来到她位于老街上的蜀绣工作室,在20岁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为街坊四邻所称道的绣女。如今,她总是把多年蜀绣中的得意之作,摆放在工作室最显眼的地方。对于她来说,这些锦缎针线,不仅是她个人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

              ——据大型纪录片《魅力四川》第一集《水润天府》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种优秀传统文化和各自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介石先生台鉴:

              去年八月以来,共产党、苏维埃与红军曾屡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而先生始终孤行己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今春红军东渡黄河,欲赴冀察前线.先生则又阻之于汾河流域。吾人因不愿国防力量之无谓牺牲,率师西渡,别求抗日途径,一面发表宣言,促先生之觉悟。数月来绥东情势益危,吾人方谓先生将翻然变计,派遣大军实行抗战。

              ——据毛泽东在1936年12月1日率领19位红军将领联名给蒋介石写的信

              (2)毛泽东在信中提出怎样的主张和理由?(6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不久后促使蒋介石“翻然变计”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4分)

              材料三    重庆沙坪坝区征地办公室普通干部丁萌,虽然位居“贪榜”之“苍蝇”级别,但有项单项桂冠引人注目——“最时尚贪官”,他居然很“萌”地给提审他的女检察官“上课”说:“我的西装没有1万元以下的……你是女的,穿的皮鞋都没有我尖,皮鞋要经常保养,买支几百块的滋润霜擦一下嘛。”丁萌也算没吹牛,办案人员在他家中搜出了一线品牌的皮鞋200双和顶级品牌西服100多套。

              ——据2014年10月31 日《新民周刊》

              (3)材斜三反映了我国当今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

              (4)综合上述分析,我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应在哪些方面努力?(8分)

               

            • 4.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A.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农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 5.

              (26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

              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材料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5分)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30多年来中国中国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有利国际因素(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3分)

               

            • 6. 《礼记·典礼》记载“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草工、典制六材。”《管子·小匡》记载“(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 陈以巧,相高以知。”《盐铁论·复古》记载“(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 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②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密  
              ③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工匠们在一起可以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  
              ④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之前,曾经有过漫长的农业文明全球化进程,而主导这一历史进程的正是中国”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50-1900年间英、美、中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
                                                                                                                                                                              
              (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政治影响 
                                                                                                                                                                              
            • 9. 下列关于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 10.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