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路(行政单位)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293876.3%
              京东东西路121963.2%
              京畿、京西北路81172.7%
              小计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C.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 2. 有学者为了证明中国的丝织技术最晚应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找到的最有利证据应是(  )
              A.在1958年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
              B.《通鉴纲目外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C.《诗经•国风•召南》载,“蚕妇发髻高高耸,日夜养蚕无闲空”
              D.传说黄帝打败了蚩尤,“蚕神”亲自将她吐的丝奉献出来以示敬意
            • 3.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唯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材料说明(  )
              ①家庭手工业发达    ②纺织工艺高超 ③技术保守性强 ④出现历久不衰的名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圆形方孔五铢钱,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朝代最早应为(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 5. 明朝时松江的地方志中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这种现象使(  )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国家税收大为减少
              C.农业大国地位动摇
              D.农村土地大量荒芜
            • 6. 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
              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
              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的手工业的区域分工
              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影响较大
            • 7.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引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引自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引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江浙地区农村经济呈现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根据材料一、二、三,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晨)书房榻上的秦孝廉坐了起来,穿上贴身舒适的棉布内衣,外面罩上青色的湖丝长衫,然后将挂在墙壁上的长剑取在手中。来到院中,他舞起了一套四十八式太极剑。舞毕回房后,身旁侍立良久的小厮举着一个茶托走上前来。秦孝廉将长剑交与小厮,取了茶托上的一盏茉莉香茶,边饮边读起了《朱子语类》。  
              ——据《一个开封人的一天·明朝版》整理

              (1)依据材料一,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归纳明朝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孙宝瑄在1907年《忘山庐日记》中写道:夜,诣味莼园,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能作水腾烟起,使人忘其为幻影。
              ——武斌《百年流行时尚》

              (2)材料二所描述的娱乐活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原因和影响。
                                                                                                                                                                               
              材料三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根据地掀起了广泛的扫盲运动,组织群众学习文化,成立了各种“识字班”,按年龄、性别分班。由于女青年班坚持得最好,成绩也最突出,所以就习惯称女青年为“识字班”。至今,在山东的费县、沂南、诸城、临朐等地的方言里,仍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设立“识字班”作用。
                                                                                                                                                                               
              (4)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有人感慨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有人忧虑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灾难。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材料2: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西襄,……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答布皮革千石。
              ——《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3: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 ,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1)据材料1,指出“三服官”“三工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2、3,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