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见图)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冰裂纹瓷器应当属于瓷器分类中的(   )
              A.白瓷系列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D.珐琅瓷系列
            • 2.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实际上,就在普遍认为是中国屈辱史开端的184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当时中国GDP是世界的33%,比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还要多。在这之前,茶叶行销于俄国,生丝及丝织品见爱于日本,中国之磁器、地毯、漆器、首饰,与家具使西欧各国首都表现着富丽堂皇。未漂白之棉织匹头称为“南京货”,初行于欧洲,后及于美洲。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乡镇工业产品仍保持着一种黄昏前的质量优势。
              材料二:中国制造在辉煌的“早熟”之后为何没有驶出前工业化的历史三峡,进入到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近代制造业阶段?在人口过剩导致劳力节约型技术付之阙如这一传统解释之外,小自耕农在有清一代的全面崛起提供了另外一个观察维度:在生产单位的细微化过程中,口粮的种植与商品作物的种植是结合在一起的,专门化的收入无法排挤掉其他农作物,中华农业帝国未能再进一步形成地区和国家层面的经济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扩大……而那些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组织的革新被搁置一旁。多达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在消费方面,农民是边缘人物,他们除了盐、酱油、火柴和小量食用油之外,与市场几乎绝缘。
              材料三:18世纪后期,英国率先开工业革命之先河。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大量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中心。1851年,英国商船数量占全世界商船总数的一半,工业制成品占领了50%的世界市场,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产量占世界的50%。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位置上衰落下来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制造业的地位。分析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4分)
            • 3.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有:“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说明当时                                   
              A.粮食作物比重下降B.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
              C.农产品完全商品化D.棉纺织业是税收主要来源
            • 4.
              《南江县志•棉布谣》:“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据材料分析,该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 5.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2分)
              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的发展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材料三: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3分)
              选做题:请在33、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务必在答题卡上明确注明题号。
            • 6.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A.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 7.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 8.
              观察该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 9.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
              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
              B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C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10.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 “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
              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始于
              A.汉B.唐C.南宋D.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