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精心组织机户生产B.机户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C.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封建政权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2.
              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的出发点是
              A.避免西方经济侵略B.巩固自然经济基础
              C.稳定国内统治秩序D.缓和中外民族矛盾
            • 3.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
              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
            • 4.
              中国历史上有种赋税制度,农民缴纳的赋税与他拥有的财产没有必然关系,而是有一定的数额。原先,农民是分到多少田,缴多少赋税,后来他们已经分不到田,或分田很少,但仍要缴同样的赋税。如此一来,这个制度就很难再实施下去,而必须改变。请你想一想,当时的政府进行了什么样的改革?
              A.恢复封建体制,实施井田制度
              B.鼓励开垦荒地,实施均田制度
              C.改变征税方法,依据资产计算
              D.简化农民赋役,并为一条征收
            • 5.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桑麻。”
              这反映了:①重农思想②节俭思想③当时商业活动比较基本停止④当时商品经济比较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④  D.①②④
            • 6.
              对一条鞭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废除了人头税
              C.促进货币地租的发展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7.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 “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私有制B.经世致用
              C.重本抑末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材料四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三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3)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四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6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1分)
            • 9.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C.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
            • 10.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