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
              --张溥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写序言
              材料二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因此,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徐光启上海徐家汇雕像、《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12)等等。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
              --改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指出徐光启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经世致用”活动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促使徐光启取得农学成就的主要因素。
            • 2. 2016年是闰年.下列关于闰年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历和农历历法中都有闰年的称谓和设置
              B.体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
              C.公历中闰年二月比平年二月会多出一天
              D.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 3.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司礼监、会馆、铜活字、“三言”“二拍”
              B政事堂、内作使绫匠、《金刚经》、高转筒车
              C中朝、素纱褝衣、水排、太学
              D三司使、《武经总要》、四书集注、交子
              A.A
              B.B
              C.C
              D.D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请围绕材料中关于宋代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5.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
                  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银河一 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枝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
              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4)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6.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 7.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强调实用价值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都有官方印记
            • 8.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
              A.注重实验
              B.理论探究
              C.适可而止
              D.注重实用
            • 9. 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 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 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
              A.涉及多个领域
              B.注重观察和实验
              C.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D.都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冃的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