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的兴趣之上。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和我国的《大学》《中庸》 来比,是极饶兴趣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真理的观玩;至善的生活,是无所为而为地观玩真理的生活。《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差别还不够明显么?
              --摘编自张荫麟《论中西文化的差异》材料二  怪不得威特福格尔说:“在现在的日益走向解体过程中的中国,上层阶级和最高官厅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并加以奖励。 但他们所怀抱的意义, 和西洋完全不同,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谁也不能否认。”据容闳所著《西学东渐记》载:“谓同治六年,曾文正公方初定捻军回到上海,去就南京两江总督任,极注意于其亲自手创之江南制造厂,文正见之,大为欢喜。”容闳因劝其设立兵工学校,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大为文正所赞许。
              --摘编自威特福格尔《东方专制主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二者对近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
              --张溥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写序言
              材料二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因此,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徐光启上海徐家汇雕像、《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12)等等。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
              --改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指出徐光启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经世致用”活动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促使徐光启取得农学成就的主要因素。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请围绕材料中关于宋代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4. 【历史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利玛窦(1552-1610),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城,在罗马学习法律,并加入耶稣会。万历10年(1582年)来到广东肇庆传教。1583,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他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他在广东端州、韶州先后滞留15年,埋首钻研儒家经典,乃至过目不忘,令士子们大为惊讶,称他为“西儒利氏”。在士大夫怂恿下,利玛窦从广东经江西到南京,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601年1月24日)到达北京,通过太监把圣经、圣像、十字架、自鸣钟(时钟)、《坤舆万国全图》送给明神宗……其教徒队伍迅速扩大,1603年500人,1608年2000人,其中包括了当时有名的开明人士徐光启、李之藻、杨
              廷钧、翟太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传教的历史贡献。
            •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期中国世界
              10~15世纪(宋元到明清)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期)《本草纲目》“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清)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细胞学说、进化论
              材料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在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 6.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900年9753949369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其中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四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开始用于军事是在何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指南针已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已应用于火器制造,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宋仁宗时,毕升进一步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制活字,排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与东汉时发明的造纸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宋朝时期,苏颂等人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数书九章》提出了“大衍求一术”、“正负开方术”等新的算式,《农书》总结了两浙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营造法式》阐述了一系列建筑理论,这些成就都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都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对我国传统科技知识的集大成。但它们也预示了传统科技体系的终结。明代的中央集权统治达到了极点,思想专制严重地束缚了理论科学的发展。明朝恪守旧历,而且严禁民间研究天文,结果导致天文学发展陷于停滞状态;理论数学也随天文学的停滞而不再有重大发展。连宋元时期已取得的杰出成就都未能继承下来。当中国的传统文明还在传统的老路上徘徊不前的时候,西方的近代文明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却在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伴随着早期的殖民活动,传教士们展开了世界范围的广泛活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来到中国,他是进入中国较早的传教士之一。传教士们开始将天文历法、数学、地学和地图学、解剖学、医药学等西方的科技知识传入中国。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明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西科技发展的不同趋势及其原因。
            • 9.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
                  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银河一 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枝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
              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4)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