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清代诗人赵翼评价唐朝某诗人说:“诗之……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雕章琢句……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该诗人可能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2. 下列对联刻画的人物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①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3. 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不能佐证该评价的是(  )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②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③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4. 盛唐诗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这一诗歌风格中成就最大的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 5.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  )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 6. 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相符的是(  )
              A.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
              B.诗风壮浪恣肆,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C.题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D.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 7. 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主义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文豪(  )
              A.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D.亲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剧变
            • 8.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60年7月,在华盛顿大学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上,他以“中国传统与未来”(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为题所作的公开演说,最后一次试图将文艺复兴的概念,有系统地应用到中国史上。他对五四之前的中国历史,总计区分出三次文艺复兴。那时白话开始出现在禅僧的诗与语录中。第二次文艺复兴出现在哲学。这里,他主要是指第11与第12世纪新儒学的崛起。地三次文艺复兴是第17与第18世纪的“学术复兴”,那时人文学者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大规模研究古籍与史籍。--余英时《现代危机于思想人物》
                  材料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按:即《新潮》的英文名称).他们是在我国旧有传统文化中,受过良好熏陶的成熟学生;他们在当时几位教授所领导的新运动里,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下面几个特征特别使他们回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也是有意识地讲男女个人,从传统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颂扬生命和人的价值以对抗压迫的一种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胡适《中国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所指的中国古代三次“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2)比较材料二中的“新运动”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似性出现的原因。
            • 10.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被被誉为“诗史”,法国近代文豪巴尔扎克的小说则被称作“社会百科全书”。他们的作品都(  )
              A.属于真实的历史纪录
              B.开启了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C.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D.揭示出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