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 2.

              清初“经世致用”学说的倡导者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上述主张最能说明

              A.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B.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超越了时代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明君治国
              D.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3.

              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 4.

              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
              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 5.

              (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 6.

              (12分)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贽《焚书》

              材料二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三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指出李贽被视为“异端”的原因及他临终表现。(3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理性启蒙。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3分)

               

            • 7.

              (12分)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末)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主张,并指出其主张的不同结局。(4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朱熹与李贽的主张,李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 8.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 9.

              明代学者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 10.

              南宋大儒朱熹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与诗中强调要在生活中探得规律、明白事理的观点相一致的古代思想家有

              ①荀子      ②老子       ③董仲舒      ④王夫之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