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合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材料二: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宪法大纲》。它强调君上大权,首先肯定了君主的神圣不可侵犯,进而规定了君权的至高无上——从内政到外交,从军事、政治、经济到司法、立法等,皇帝有颁行法律、召集解散议院、统帅军队、总揽司法等大权;对“臣民”则规定必须负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等义务,给予一些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方可享受。章太炎说这个《钦定宪法大纲》大部分抄袭于日本,其目的一不为民,二不为国,只是尊崇皇室而已,不过是清王朝垂死挣扎的表现。   
              ——依据《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整理

              材料三:民国19年(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民法》,对婚约、结婚、离婚等作了规定。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男未满17岁,女未满15岁者不得订立婚约。结婚应有公开仪式及二人以上之证人,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者不得结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以书面为之,并应有二人以上证人签名,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得向法院请求离婚。 
              材料四: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五:2007年的重庆,在《物权法》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史上最牛钉子户”杨武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孤岛般的自家小楼顶挥舞,向外界展示保卫私产的决心,许多人都被震撼了。之后,各地都有类似的“钉子户”出现在媒体的视线中。拆迁人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强拆依据,被拆迁户则拿着《物权法》为依据争辩论理。学者、专家们普遍认为,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并沿用至今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的“拆迁”条款与《宪法》和《物权法》的精神和原则有冲突之处。
              ——整理自网络资料   

              请回答:
              (1)恩格斯曾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依据材料一论证恩格斯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章太炎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婚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宪法修正案”的颁布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

              A.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B.原告:罗 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C.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D.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3. 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④        
              D.②③④
            • 4. 在古罗马,如果某人因葡萄蔓被人毁坏而起诉,但在诉讼中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把葡萄蔓称作“树木”,而称作“蔓”的话,法庭最终会判决他败诉。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保护私有财产    
              D.维护法律权威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马克思说:“罗马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 

              [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妇,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扩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7.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材料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8.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     ]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二 研究英国宪法的著名学者德洛姆在1834年写道:“英国法学家坚信的基本原则,是人为社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以外,它什么都能做到”。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13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19世纪70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20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材料一中,西塞罗揭示了法律的什么属性?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利的分配呈现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的宗旨,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美国“活着的宪法”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