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4分)

               

            • 3.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于携眷移民给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个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次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6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8分)

               

            • 4.

              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 )

              A.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C.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基尔德
              D.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 5.

              他是一位杰出的贵族分子,在新的派别斗争中,他靠群众的支持,消灭了对手。他曾经许诺对人民让步,执政后给予当时定居该国的所有自由男子以充分权力公民资格,并且他立即着手改革政府,这是一场势如破竹的改革,自此之后,他便以“雅典民主制之父”著称于世了。材料中所说的“他”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西塞罗

               

            • 6.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

                  A.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B.限制贵族自由

                  C.彻底消除贫富差距             D.建立君主制

               

            • 7.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 8.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三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什么样的改革思想?(2分)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4分)

               

               

            • 9.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
            • 10.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