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少。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

              ——梭伦

              材料三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四 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白海军《光荣希腊》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4分)

              (2)材料二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4分)

              (3)材料三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 2.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4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

               

            • 3.

              (17分)通过变革而图强是许多政治家的梦想。阅读材料,探讨下列主题。

              主题一  变革策略

              材料一 康有为在接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为变法采用了怎样的策略?(2分)

              主题二 变革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2)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主题三  变革图强

              材料三 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吴于廑《一份是非杂糅的遗产——(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序》

              (3)材料三说明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4分)

              主题四  变革反思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4)关于材料四中的这场变革失败原因的争论,你的观点是什么?阐明理由。(5分)

               

            • 4.

              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 5.

              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
              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
              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
            • 6.

              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具有

                A.集体陪审的特点             B.公民主权的特点

                C.实行法治的特点               D.轮流执政的特点

               

            • 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

              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阶级的公民中抽

              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

              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

              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

              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

              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

              “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

              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仲连:《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2分)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 8.

              在梭伦改革措施中,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 9.

              下列关于公元前7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因上,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

              ②方式上,曾经出现过暴力冲突

              ③二者的斗争直接促成了梭伦的改革

              ④梭伦改革一举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0.

              下列改革中,涉及到教育改革的有

              ①梭伦改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王安石变法

              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