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探究是新课程学习中积极提倡的学习方法,某校一个历史兴趣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图制作一个展版,最能反映展版主题的是                                                  (    )

                  图一 西汉马踏匈奴石刻               图二 唐蕃会盟   

                  图三  平定准葛尔图卷(部分)        图四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A.中国古代民族交往融合方式多样         

                  B.中原政权注重加强与蒙古族的交往

                  C.中原汉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D.历代中央政府重视西北边疆的统一与稳固

               

               

            • 2.

               元朝统一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巩固大一统。下列有利于大一统的有     (    )

                  ①“行中书省……掌国宿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成表里”

                  ②“西藏之地虽不足一行省,……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宣政院长官)

                  ③ 中央与地方官中“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④“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面看来,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大致了解了上下三千年来教育的概况和“考试”取士的情形,无论我们的先圣先贤、诸子百家的名言,关于教育与学问的教诫,作过如何庄严神圣的定论,但教育的理想与一般社会对教育的“暗盘”思想,毕竟存在一段很大的距离。……尤其在古代轻视工商业的观念之下,当然就会产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看法了!……读书读到后来,所有经、史、子、集,也成剩余的物质,只有“八股”的制义文章,才是生活的宝典。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

                  材料三  (如今)知识的普及,使得一切学问的真正精神垮了,尤其是中国文化和东西文化的精义所在,几乎是完全陷入贫病不堪救药的境地。不但如此,我们……虽然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而换旧更新,可是我们教育的“暗盘”思想,依然落在二千多年来的一贯观念之中,只不过把以往“读书作官”、“光耀门楣”的思想,稍微变了一点方向,转向于求学就可以赚钱发财的观念而已。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道家思想文化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上各有何不同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分)

               

               

               

               

               

               

              (2)材料二中的“‘考试’取士”是指什么?(1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当时的教育与古代教育本质的认识。作者的理想教育是什么?(4分)

               

               

               

               

               

              (4)联系材料,你认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4分)

               

               

               

               

               

               

            • 4.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 5.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顺序是                               (    )

                  (1)参知政事的设置                 (2)丞相制度的废除

                  (3)军机处的设立 (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1)(2)(3)(4)                 B.(4)(2)(3)(1)

                  C.(2)(4)(1)(3)                 D.(4)(1)(2)(3)

               

            • 6.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3分)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2分)据此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8.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9.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 10.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一说法应该是指(    )

                  A.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          B.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

              C.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D.罗马帝国实行的行省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