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  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二,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 3.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初建立军机处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设置参知政事②废丞相、设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符合这一情况的事例有
              ①秦朝御史大夫②汉朝尚书令③明朝殿阁大学士④清朝军机大臣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 8.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辅政机构的是
              (1)御使大夫 (2)刺史 (3)殿阁大学士 (4)军机大臣
              [     ]

              A、(1)(2)(3)
              B、(2)(3)(4)
              C、(1)(2)(3)(4)
              D、(1)(3)(40
            • 9. 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     ]

              A.中朝 内阁 军机处
              B.中书门下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中朝 内阁 中书门下
            • 10.        明成祖即位后,选拔一批亲信的大臣“并直文渊阁,预机务”(《明史》卷147《谢缙传》),阁臣的设置从此成为常制,内阁制度由此基本形成。明成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     ]

              A、减轻皇帝政务繁忙的负担和压力
              B、抽调精干人才组成皇帝的“智囊团”
              C、克服宦官专权所造成的政治弊端
              D、加强皇权,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