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 —种广泛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 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地中海文明的典型代表,(2分)并简述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

              (2)    17至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哪些? (2分) 最早开始罪恶的奴隶贸易国家是哪国?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4分)

              (3)    有学者认为“汉代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其主要历史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4)    据材料二,指出传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经济根源。(8分)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2分)

               

            • 2.

              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英国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四

              图一: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年份

              区域

              1860

              1880

              1900

              联合王国(英国)

              19.9

              22.9

              18.5

              法国

              7.9

              7.8

              6.8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4.9

              8.5

              13.2

              美国

              7.2

              14.7

              23.6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结合材料二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地位的原因?(3分)

              (3)材料四中图一代表美国的曲线是哪一条?(请写出编号)材料四反映出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以及农作物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等。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到18世纪后期,“三角贸易”繁荣——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烟草及白银到欧洲。

              材料二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他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他们必须的工业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的工业力量主要建立在纺织、煤炭和冶铁等几个旧工业部门上。这些部门的技术装备到19世纪70年代后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以上材料均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00年以来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中英国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6分)

               

            • 4.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在列强扩张过程中曾一度占领中国台湾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 5.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6.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在他的努力下,美国黑人获得了与白人同等的法律规定的权利。美国黑人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关(  )

              A.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B.大量非洲非法移民的涌入
              C.美国进行的殖民扩张
              D.欧洲国家的黑奴贸易
            • 7.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活动产生的影响是(1)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空难(2)有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3)使亚洲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发展

              A.(1)(2)(3)(4)
              B.(1)(3)(4)
              C.(1)(2)(3)
              D.(1)(2)(4)
            • 8.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的实质是             (   )

              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
            • 9.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两个国家崛起的共同条件是(     )

              A.拥有政治制度的优势
              B.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C.拥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D.拥有强大的工业优势
            • 10.
              【题文】(2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日益成熟,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个主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三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材料五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2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3)材料三中的“旧工业”指什么?(2分)在此时的世界贸易中,中国居何种地位? (2分)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思考中国工业与世界经济是怎样一种关系? (4分)
              (4)材料五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