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
            • 2. 图象中的历史
              《笨拙》是一份英国的讽刺与幽默周刊。历史上其刊登了几十幅有关伦敦雾的漫画作品。1880年发表的题为《老煤王与雾魔》(如图)是其中之一。

              (1)判断对所示作品的理解。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①从史料证据的性质来看,它是英国漫画史的原始史料。    
              ②从创作的历史背景来看,它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历史。    
              ③从作品的创作意图来看,它揭示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代价。    
              (2)以漫画为代表的文艺作品,也是历史的证据。结合上述信息,概括艺术作品的主要证史价值。
            • 3.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大工厂的确立
              D.圈地运动的进行
            •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
              A.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丝织业中表现最为典型、最为突出。但在具体研究中,彭泽益等学者认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行会手工业老板和帮工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这说成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乃是对史实的误解。
              材料三  科学技术和社会技术影响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决定经济发展的技术其实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技术,就是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的方法。从整个国家来说,支撑社会的广义技术范畴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的状况,指政府组织的架构和规模,官僚机构的运转效率等;财政税收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社会技术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并与经济增长率息息相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彭泽益观点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
            • 6.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抬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7. 下表是英国原棉进口量和棉布产量的变化情况表,据此可以认为(  )
              时间英国原棉进口量英国棉布产量
              1785年0.11亿磅0.4亿码
              1850年5.88亿磅20.25亿码
              A.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支柱产业
              B.英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降低
              C.工业革命促进生产能力提高
              D.英国产业工人人数不断增加
            • 8.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从中可得出蒸汽机的使用(  )
              A.促进了英国技术的革新
              B.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C.利于英国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D.淘汰了山区棉纺织工业
            • 9. 导致如图英国棉纱售价急剧下跌的根源是(  )
              A.生产工具的革新
              B.国内市场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政府法规的调控
            • 10.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城市化进程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缩小城乡差距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