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  到 1860 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 30 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汲汲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材料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 2. 世界是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 世纪末21 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0世纪初,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英国)普通公民早上被美国闹钟叫醒,……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将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线把他送到办公室。毫无疑问,他办公室里的所有用具都是美国的。”文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

              A.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             
              B.英国彻底衰落  
              C.美国全面超过英国                 
              D.美国工业发展迅猛
            • 4.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索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 5.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英国史蒂芬孙父子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

              图二 莱特兄弟的早期飞机


              图三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图四 西门子无轨电车

              (1)图一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幅图反映的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力方面,图三与图四各自反映了什么重要突破?分别指出图三与图四的技术发明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四所反映的技术变革与图三所反映的技术变革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范围及其部门方面具有什么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所示工具的推广分别会给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7.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文明演进坐标图

                  材料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克劳在《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中写道:“直到大约17世纪,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对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在推动能源利用方面,分别有哪些革命性的发明?(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阶段对世界和中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一例革命性的发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