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
              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何谓民主?民主是一种精神,它原从一根本点发展出来,而次第分析之可有五点:承认旁人、讲理、平等、取决多数、尊重个人自由。……明白这些,然后可以来论中国。中国人生活上自有其民主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即其第一点精神之表见。特别是第二点,最为中国之所长--中国人最爱讲理,明礼守信,以德服人是为讲理之精神。
              一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材料二
                 我认为理想民主至少应达到五项标准:(1)有效的参与;(2)投票的平等;(3)充分的知情;(4)对议程的最终控制;(5)成年人的公民资格。……历经近百年的发展,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典型的民主国家,上述的五项指标较好地达成,如巧妙地控制绝对权力、代议机构组建政府、公民相对平等地参与各项政治事务……
              一罗伯特•达尔《论民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罗伯特•达尔对“民主”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成为较为典型的民主国家”的具体表现。
            • 3. 下列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
              C.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不再受到限制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 4. 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  )
              A.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B.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C.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
              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 5. 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被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主要是因为(  )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B.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 6.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7. 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  )
              A.《权利请愿书》出台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D.《议会改革法案》制定
            • 8. “……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  )
              A.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
              B.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年进行会议改革
            • 9.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进行社会调查,以下是对丝绸工厂约翰•赖特的访谈记录:
              “你受雇于丝绸工厂多长时间?”--“30多年。”
              “你是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进来了?”--“是的,5到6岁之间。”
              “那你一天工作多长时间?--“30年前和现在都是一样的。”
              “到底工作时间多长呢?--“一天11小时,还有两个小时加班,加班时间是从晚上6点工作到晚上8点……”
              一系列调查最终导致1833年《工厂法》等法律的颁布。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社会危机
              C.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D.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 10. 材料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个是工厂主阶级,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前者一起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后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但这两个阶级在“旧制度”下都没有选举权,无法在现存政治体制内提出自己的要求,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来旦《英国通史》
              (1)材料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概括导致选举权的变化的共同要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