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911年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民主政府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多数人绝对主权,一个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制少数群体。正如有绝对权力的个体会滥用他的权力,有绝对权力的多数群体亦会如此。鉴于公民的平等状态,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新的压迫形式会在民主国家中出现……”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

              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最高法院为非民选的机构,在美国的宪政结构冲突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参议院的人员每州两名,和每州的人口数量不构成比例关系,其人员由各州议会指定而不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由每州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托克维尔担忧,美国的民主会出现“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0分)

               

            • 3.

              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不断地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国力蒸蒸日上,其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强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的“美利坚合众国”,甚至不是“1个”国家,而是13个“半国家”的联合体,即“邦联”。她是由这些各自独立的“半国家”通过契约联合起来的。……它当然也没有什么“全国政府”或“中央政府”,只有一个从根本就没有立法权的“大陆会议”演变而来的“邦联议会”,其实仍然不过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个议会是没有什么权威的,大体上是有事就坐在一起开会,开完各自回家。议会的决议,各邦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就不执行。

              ——摘自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材料二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

              ——《基辛格回忆录》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美国国务卿贝克就声称: “苏联的崩溃为美国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1999年,克林顿在阐述21世纪外交政策时更武断地说: “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是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能力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的不利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是如何进行制度调整的?如何评价这种制度调整?(3分)

              (2)材料二中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分别指哪两件大事?这次行动在经济领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3分)

              (3)同是政策调整,材料三与材料二在实施领域上有何不同?(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实质。(2分)

               

            • 4.

              (14分)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材料一    欧洲移民表

               

              (1)据材料一,说明欧洲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材料二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

              ——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年份

              移民增长数(万)

              年份

              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

              37.9—42.8

              1851—1856

              757—2315

              1863—1866

              17.6—31.9

              1863—1867

              3781—12301

              1879—1882

              17.8—78.9

              1880—1883

              12926—21196

              1898—1903

              22.9—85.7

              1898—1903

              20404—31046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的不断增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 5.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孟子·梁惠王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3分)

               

            • 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片段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时代结束,“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著名的华盛顿纪念塔。塔内墙壁由190块纪念石块组成,其中在第十级有一块颂扬华盛顿的汉字碑石,它是1853年中国政府作为送给华盛顿纪念塔的礼物赠送给美国政府的。碑文称颂华盛顿是一位杰出人物,说他领导起义勇于中国的陈胜、吴广,开拓疆土雄于曹操、刘备,他虽然拿起了武器,开辟了广阔的领地,但他并不称帝为王,也不传位给子孙,而是创立了民主制度,做到了天下为公。如今前来参观纪念塔的人,尤其是华人,总要找到这块汉字碑,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请问题:

               (1)材料一中公民行使权力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全体人民”中不包括哪些人?

              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实质?(3分)

               (2)材料二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政治体制的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华盛顿受到人们尊敬的理由主要有哪些?(3分)

              (4)三段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 7. 【题文】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要完成的客观历史使命是
              A.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B.防止封建势力反扑
              C.实现经济自由和政治平等
              D.与工人农民结成联盟
            • 8. 【题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总统制,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
              B.都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C.国王与总统的权力基本相同
              D.内阁都是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最高首脑负责
            • 9. 【题文】随着2003年3月20日清晨的一声炮响,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宣战。美国拥有对外宣战权的是                                                                    
              A.联邦法院
              B.国会
              C.制宪会议
              D.总统
            • 10.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文件的历史地位以及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文件
              历史地位
              理由
              《十二铜表法》
               
               
              《战争与和平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