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他有权对于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合众国的司法权属於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二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和法国的分别是什么政体?(6分)

              (2)根据材料,比较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宪法的主要异同。(8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三 (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6分)

              (2)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12分)

              (3)由以上材料概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特点。(6分)

               

            • 3.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有关材料:(14分)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二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

              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

              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策二款  ……

              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材料四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叶后英国国王权力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2分)简要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2分)

              (3)归纳以上材料反映出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相同轨迹。(2分)

              (4)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2分)

              (5)分析材料四,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质?(1分)这部宪法有何意义(2分)

               

            • 4.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之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      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讲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皇帝可以任命帝国宰相和帝国官吏,可以创制法律。

              ——《人教版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6分)

              (2)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对后来两国历史有何影响?(14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杜马(1906—1917年)是俄国的议会式全国代表机构。二十世纪初期,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加强,特别是1905年革命的强大压力,迫使沙皇召开立法性国家杜马。沙皇政府企图借助国家杜马,拉拢资产阶级,扩大统治基础,消弭革命。以下是沙皇政府有关国家杜马法令的摘录:

              1906年沙皇颁布的《国家杜马章程}规定:“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批权、质询权”。但同时又规定“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实际上沙皇多次使用这项权力解散杜马)”,“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在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同时,沙皇还颁布了《国务会议章程》,规定由沙皇任命贵族地主居多数的国务会议拥有与杜马同等的立法权,国务会议实际上成为议会上院。

              1906年沙皇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杜马选举法》。该法标榜“帝国居民不分阶级、财产、出身,均享有选举权”。同时又规定: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每2千人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而企业主(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则分别由7千人、3万人、9万人中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即土地所有者的一票相当于企业主的3票,农民的15票,工人的45票。

              材料二:二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在制宪时期,戴高乐主张权力制衡,构建一种全新的共和政体——设立拥有实权的总统、加强内阁职权。但不为传统党派人士所采纳,新宪法对立法和行政权地位的调整朝着与戴高乐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在中央各机构的设置中,国民议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沦为其附属物,总统的权力更是被进一步架空。由于政党多元零散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加上立法选举采取比例代表制的原因,议会内部党派结构较之前更为复杂。因此,形成稳定多数派的难度也加大了,行政机构的更迭更加频繁,政策也更加软弱无力。目睹多党机制再度过度运作,戴高乐黯然离开政坛。第四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仅运行了12年。1958年,在面对阿尔及利亚危机时此政体依旧没能克服其行政软弱,议会涣散的弊端。依赖强者的政治传统再次发挥作用,戴高乐在危急关头被推举为总理,并由国会赋予其制宪权。新宪法确立了倚重行政的机构设置,戴高乐在阔别政坛12年后终得依照自己的意愿重构共和政体。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拥有相当实权的总统、脱离议会产生的内阁及被规范化的议会。此外,戴高乐还变更了选举制度。法国依靠新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顺利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克服了议会内部党派繁多涣散的弊病,行政机构的稳定和高效也得以彰显。

              ——孙荣锋 :《1958宪政改革对当代法国政治的影响》

              ⑴根据材料一分析国家杜马在当时俄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成立国家杜马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13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12分)

               

            • 6.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法国王廷对戏剧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美学规范。18 世纪,狄德罗等知识分子又把资产阶级伦理道德拉入戏剧,同时清整了剧场观剧形式,一套高雅的戏剧美学和戏剧生活方式逐渐建立,……剧场不再是一个各阶层混杂, 民众自由表达情绪的集体狂欢场所, 而逐渐成为地位、财富与知识占有者们的专利。……戏剧与大众的距离逐步拉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大批文化界及戏剧界人士……面对戏剧脱离大众,被资产阶级垄断的状况,纷纷表示强烈不满。

              ——罗湉《民众戏剧之争——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戏剧普及运动》

              材料二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既是近代戏曲自身发展的需求,包含先进知识分子启蒙新民思潮的因素,更是西方戏剧文学观念冲击的结果。……1900年代,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尽管对中国戏曲多有批判,但他们至少认为旧剧加以改良是可以作为启蒙新民之利器的。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则论调陡转,出现了废除戏曲的新青年派,并在舆论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马跃敏《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1)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戏剧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戏剧顶峰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一,指出17—20世纪初法国戏剧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趋势的形成原因。(10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青年派出现并在舆论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一戏剧观。(10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文艺领域需要贯彻哪一方针?(2分)

               

            • 7.

              (22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德国的幼儿园在F.W.A.福禄贝尔推动下有很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

              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67—1881年间新建的学校达6000多所。而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马立志《成功的教育》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德国教育处于世界领先的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这些改革措施有何意义?(6分)

              (3)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

              的主要原因。(4分)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但是,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拿破仑评价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他的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3)材料三中的“法兰西民族战争”是指什么战争?帝国主义战争又是指什么?

               

            • 9.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并享有皇帝的尊称,是国家的元首……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材料四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4)根据材料四,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 10.

              (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