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2.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 为英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1861年至1908年)则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两人在位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这一时期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
              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规定了保护童工的健康与道德法案,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19世纪20--70年代,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工厂法》、《工会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社会法规。保护童工、女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发展到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等。此后,劳动法的兴起成为各国社会立法的重要方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针对上述突出的社会问题,英国在社会领域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些举措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 4. 近期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 —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材料四: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巨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对美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此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克服专制主义王权”又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 年的2070 万人,到1893 年增至2350 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 .1% 上升为6 .6% ……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 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激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枸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苏联的共产主义》

              (3 )斯大林时期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形成了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体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是只有通过扩大”需求”,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调节,经济衰退时,扩大政府开支、实行减税,甚至搞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扩大总需求。经济高涨时,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货币政策则要用以支持财政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4 )概述材料五的经济思想;理论的成就在于它指导下的实践成功,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19 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德国的政体均被称为“君主立宪”。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同点是(  )
              A.均由本国成文宪法确定
              B.国王均直辖最高行政机关
              C.议会下院均由民选产生
              D.都属于工业资产阶级专政
            • 7.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孟子·梁惠王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3分)

               

            • 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片段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时代结束,“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著名的华盛顿纪念塔。塔内墙壁由190块纪念石块组成,其中在第十级有一块颂扬华盛顿的汉字碑石,它是1853年中国政府作为送给华盛顿纪念塔的礼物赠送给美国政府的。碑文称颂华盛顿是一位杰出人物,说他领导起义勇于中国的陈胜、吴广,开拓疆土雄于曹操、刘备,他虽然拿起了武器,开辟了广阔的领地,但他并不称帝为王,也不传位给子孙,而是创立了民主制度,做到了天下为公。如今前来参观纪念塔的人,尤其是华人,总要找到这块汉字碑,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请问题:

               (1)材料一中公民行使权力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全体人民”中不包括哪些人?

              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实质?(3分)

               (2)材料二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政治体制的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华盛顿受到人们尊敬的理由主要有哪些?(3分)

              (4)三段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 9. 【题文】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要完成的客观历史使命是
              A.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B.防止封建势力反扑
              C.实现经济自由和政治平等
              D.与工人农民结成联盟
            • 10. 【题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总统制,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
              B.都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C.国王与总统的权力基本相同
              D.内阁都是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最高首脑负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