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直接影响到了政局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
              西周
              血缘、先代贵族、功臣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节制地方
              分封制    A:    B:    
              材料 本宪法既未授予联邦,又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不能征收进出口税,无权设立军队,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及妨碍执行联邦法律。……加入联邦的各州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摘录于弗格森和麦克•亨利《美国政体》
              (1)请按表中示例,填写A、B两处地方管理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这一制度使地方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的表现。
              (2)依据材料概括联邦政府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州政治平等权在国会代表分配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指出联邦制的意义。
            • 2.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    (判断对错)
            • 3. 英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日谈》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也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就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摘编自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哈姆雷特》与《十日谈》中所歌颂的“人性”在侧重上有何不同。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相关重大事件表
              1687年牛顿撰写的《    》出版。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了《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2)在材料二  中①、②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17世纪后英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起到中国,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经济、思想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 4.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希波战争期间,雅典的民主制不断深化。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公元前457年开始,第三等级的公民也有权担任执政官。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开始担任首席将军,进一步完善民主制。
                                                                                                          --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回答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为民主发展所作的贡献。
              材料二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2)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观点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或事件
              它(美国)是废除了君主制度的第一个大国    
                  实行联邦制度
              它以一部重要文件作为国家基本的和永久的法律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内容)有哪些?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 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表
              时  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
              原   因
              解放初期东北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    
              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    
              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
            • 6.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忧心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的危机。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人”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①,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②,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③”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④,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⑤.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⑥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⑦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    (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