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举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活动,是民主政治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避免某些有财有势者操纵选举,长期占据某些重要职位,雅典人设计出一种看似荒谬、实则十分有效的方法……雅典人认为,那些财大气粗、名声显赫的公民与那些不名一文、默默无闻的公民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取决于神意或运气。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 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

              材料三 在美国的政治选举活动中,拥有政党支持成为选举获胜的重要条件。人数较少的小党与第三党很难战胜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作后盾的对手,在各种选举中,最后的角逐实际上是在这两大党之间进行。

              (1)材料一中“十分有效的方法”是指哪一民主方式,(2分)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选举方面发生的变化。(6分)这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2分)这一现象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回答(1)“‘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含义指什么?(4分)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回答(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4分)该宪法有何局限性?(2分)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回答(3)据料一、三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形式。(4分)两国政体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2分)

               

            • 3.

              (15分)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中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5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5分)

              (2)材料二源于哪一文献?颁布于何时?有何意义?(4分)

              (3)材料三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原则?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6分)

               

            • 4.

              (12分)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军事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击溃王军;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政治

              处死国王,建共和国;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改善法律,有序行政

              外交

              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

              文化

              扶持文教;宗教信仰自由

              经济

              积极发展工商业

              材料二: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    

              ——《航海条例》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提出《航海条例》的主要目的。针对该条例哪一国家作出的反应最为强烈?两国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3分)

              (2)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后,其政权性质是什么?克伦威尔采取的统治形式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三:“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

              (3)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材料三的观点?(3分)

              材料四: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4)材料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1分)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2分)

               

            • 5.

              (15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

              选    区

              议席分配

              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111个议席

              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32个议席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北方郡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

              获得13个议席

              (注:表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  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访谈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政治影响。(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9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300字左右。)

               

            • 6.

              (26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到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概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4分)

               

            • 7.

              (26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的理解。(6分)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8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人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 8.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它规定,以教区为济贫的基本单位,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一类是失去依靠的,最后一类是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不予救济,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的来源分为济贫税、自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作为旧济贫法的补充,1662年颁布《住所法》,它规定,穷人只有在他的出生地才有可能得到救助,凡变更居住的的人,只要新居住地的管理人员认为其有可能成为救济对象,即可以将其驱除出境,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

              材料二: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有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三: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济贫法对接受救济的人做了哪些规定,这一法律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10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如何认识。

              (8分)

              (3)材料三的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得出什么认识。(4分)

               

            • 9.

              (24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据材料一,概括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6分)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6分)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英国近代政治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12分)(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 10.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四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这一表现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2分)“克服专制王权”又是如何进一步促进英国现代化进程的?(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