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在这里马克思(  )
              A.对巴黎公社推行的选举政治评估过高
              B.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普选制已经过时
              C.视议会政治为实现普选权的最大障碍
              D.认为巴黎公社的普选权更具有人民性
            • 2.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9分)

               

            • 3. 《共产党宣言》中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 4.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
              B.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资产阶级组织了国防政府,人民无权
              D.梯也尔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
            • 5. 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再版导言》中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可靠办法之一是(  )
              A.采取共和制,实行分权制衡
              B.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工人当家作主
              C.选举公社委员,可随时撤换
              D.废除资产阶级军队,建立国民自卫军
            • 6.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巳具备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 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 7. 材料一  英国宪章运动中三次运动的情况归纳
               第一次情愿第二次情愿第三次情愿
              时间1837年1842年1848年
              请愿意书签字人数125万人300多万人197万人
              议会同意与否决情况235票反对
              46票同意
              287票反对
              49票同意
              222票反对
              77票同意
              结果失败失败失败
              斗争方式集会、情愿、罢工、起义、示威等
              材料二  巴黎公社是实践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以下是与巴黎公社有关的图片。
              (1)宪章运动中,三次请愿书的共同要求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请愿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方面的探索。
            • 8.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据百度•百科
              材料二: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如下“共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近乎规律的“怪圈”:许多曾经激进的思想斗士,后来却“倒退”成为“保守”力量的中坚。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
              --据《破解历史的“怪圈”--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
              (1)列举孔子、老子思想中的“保守”主张。
              (2)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3)有人认为列宁是一位激进的保守主义者。你是否同意这种观念?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材料二中提到的“历史的怪圈”,其实是对康有为等人的误解。对此,你如何加以理解。
            • 9. “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首次付诸行动的实验性示范”。符合这一表述的革命有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巴黎公社
              C.美国独立战争 巴黎公社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 10.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