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 2. “新的假定必须解释旧的假定所成功地解释的一切事物;必须至少避免旧的假定的一些错误;在可能之处,它应当解释旧的假定不能解释或预言的事物。”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神创论与进化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量子论与相对论
            • 3.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伽俐略力学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 4.

              19世纪末,有的物理学家表示:“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文中“物理大厦全部建成”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基础上的

              A.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
              B.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D.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
            • 5.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时,曾开玩笑说“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 6. 科技史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  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机构是适应的,不同社会结构有着不同科学技术容量
              --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以16-19世纪中西科技发展为例,来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 7.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中的几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660-1 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1)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l 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2)结合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材料三:“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3)导致这-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一一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一一孟庆鹏《孙中山文集》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文存》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2)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它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 9. 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  )
              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④创作《第九交响曲》
              ⑤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