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

              ——摘自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

              材料二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材料三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材料四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4分)

              (2)试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神学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1分)并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2分)

              (4)据材料一、四,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3分)

               

            • 2.

              ((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系列科学成就的出现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2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2分)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4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 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对人类产

              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什么规律?

               

               

            • 5.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三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古希腊社会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及其确立的标志,并简要分析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中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突出成就,并简要说明它与前一次科学革命成就之间的关系。(4分)

               

               

            • 6.
              【题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640—1688年英国爆发反对绝对王权的革命。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
              ——《世界文明史》
              问题:
              (1)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2)17、18世纪的“双元革命”是如何“启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
              (3)结合17、18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特征,分析中国为何没有发生类似西方的“双元革命”?
              (4)列举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对现代化的三次探索,最终结果有何相似之处?有何启示?
            0/40

            进入组卷